第34章 岳各庄的治理与农业生产
    “叫岳各庄咋样?我看这个地方应该就在后世的岳各庄附近。”李飞灵机一动。    “好好好,就叫这个名,这名寓意好,岳各庄、岳各庄,我之前就在岳各庄租房子住,之前坐九十七路公车,一听到岳各庄站到了,我就知道我到家了。”    周曼如笑着说道。    周曼如同意了,刘希森自然也没意见,庄名就这样愉快的定下了。    “那咱这些玉米、土豆、红薯、辣椒咋办?得赶紧种下去吧,再放放就快坏了。”    刘希森拿出那些快要腐烂变质的蔬菜水果满面愁容的说道。    “现在正是春季,正是播种的好时机,可就是种地咱都不会啊。”李飞也有些无奈。    “《与明同行》上有,我之前看到过。”周曼如心细,知道上面有农业耕种的知识。    三人当晚就开始研究土豆、玉米、红薯和辣椒的种植技术。    要想解决明朝人多粮食少、经常饿死人的问题,发展现代农业是根本,而这些土豆、玉米和红薯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。    按书上所说,华北地区的土豆、红薯、玉米种植要选择冷尾暖头天气,最好在阴历三月份之前种植。    但现在是小冰河时期,阴历四月份的天气和后世的三月份差不多,还是比较冷的。    土豆播种前要放在阴凉潮湿的环境里面催芽,但现在不用了,然后再切块种下去。    红薯的种植也是如此,先用块根催芽,但是长出茎叶后,就可以用扦插茎叶的方法来大量繁殖了。    另外,刘